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技术革新日新月异的当下,实践操作能力与专业技能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贵州交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深谙此道,全力打造实训基地,构建起 “校内筑基、校外实战” 的双体系实训模式。这一模式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为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建筑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校内实训基地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孵化器,校外实训基地则是学生投身真实行业场景、积累实战经验的练兵场。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助力学生从青涩学子成长为建筑行业的中流砥柱。
一、校内实训基地:知识与技能的孵化摇篮
贵州交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校内实训基地堪称一座资源丰富的实践殿堂,拥有 20余个功能各异的实训场地。每一个实训场地都承载着独特的教学使命,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建筑技能学习机会。


国家级土木工程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无疑是校内实训基地的核心亮点。它汇聚了顶尖的科研力量与前沿的建筑技术,是开展创新性研究与高端技术应用的前沿阵地。在这里,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国家级、省级的科研项目中,与行业专家、学者并肩作战。他们可以接触到最新的建筑材料、最先进的施工工艺以及最前沿的建筑理念,拓宽视野的同时,也培养了创新思维和科研探索精神。比如在绿色建筑技术研发项目中,学生们通过参与实际研究工作,深入了解了建筑节能、环保材料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为未来从事绿色建筑领域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主体结构检测实训室则是学生掌握建筑结构安全检测技能的关键场所。在这个实训室里,从传统的混凝土强度检测、钢筋质量检测到现代的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学生们都能得到系统而专业的训练。他们通过对不同类型建筑结构模型的检测操作,熟悉各种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结构性能评估的要点。例如,在对模拟建筑框架结构进行检测时,学生们运用超声波检测仪、钢筋扫描仪等设备,准确判断结构内部的缺陷和隐患,为保障建筑结构安全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BIM 建模与应用实训室紧跟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为学生打开了建筑信息化的大门。学生们在这里学习使用先进的 BIM 软件,进行建筑模型的创建、分析和管理。从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的三维建模,到施工阶段的进度模拟、碰撞检查,再到运营阶段的设施管理,学生们能够亲身感受 BIM 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强大应用价值。通过参与实际项目的 BIM 建模工作,如某商业综合体的 BIM 设计项目,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软件操作技能,还学会了如何在团队协作中运用 BIM 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了团队沟通和项目管理能力。


二、实训设备:先进科技的有力支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确保实训教学的高质量开展,建筑工程学院为实训基地配备了无人机、全地形检测机器人、BIM 软件等 3000 余套先进设备。

一体式楼板测厚仪

一体式钢筋扫描

逆反射标志测量仪

无线裂缝综合检测仪
无人机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地形测绘、施工场地监测到建筑物外观检测,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训中,学生们学习操作无人机进行低空飞行,采集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数据和建筑影像资料。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他们可以制作出精确的地形模型和建筑三维视图,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有力的支持。


全地形检测机器人是管道检测的利器,它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灵活穿梭,对管道的隐蔽部位进行检测。学生们在实训中操控检测机器人深入管道井等狭小空间,利用机器人搭载的各种传感器获取结构内部的图像、温度、湿度等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他们可以及时发现结构的潜在问题,为结构的维护和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BIM 软件则是建筑信息化的核心工具,学院配备了多款国内外知名的 BIM 软件,如 Revit等。学生们通过学习这些软件,能够进行建筑信息模型的创建、集成和管理,实现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各阶段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在软件实训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尝试不同的功能模块,如碰撞检测、工程量统计、施工进度模拟等,逐渐掌握 BIM 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技巧。
实训开出率达到 100%,这意味着每一个实训项目都能按照教学计划顺利开展,每一套实训设备都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学生们能够在良好的实训条件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
三、校外实训基地与合作:行业实战的前沿阵地
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场景,实现从校园到职场平稳过渡的关键环节。贵州交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与贵州建工集团、贵州桥梁建设集团等 42 家优质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这些企业都是建筑行业的领军者,拥有丰富的工程项目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校外实训基地覆盖了工程测量、施工、检测监测等多个建筑工程的核心场景。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兴趣选择相应的实训岗位,如测量员、施工员、质检员等。
在实训过程中,企业为学生明确了具体的实训岗位和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均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拥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程项目,参与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中。
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实训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和考核。从实训计划的制定、实训过程的监督到实训成果的评估,都有一套科学、规范的流程。企业会定期对学生的实训表现进行评价,学校也会根据企业的反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和调整。这种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了学生能够在实训中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
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锻炼,学生们不仅提高了专业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更加了解建筑行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贵州交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实训基地,通过校内校外双体系的协同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全面、深入的实践学习机会。在这里,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能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